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

買二手車與新車的效益

就效益的角度而言,買車選擇二手車比較划算。一部新車在頭兩年的折舊,約為車價的一半。

因為買了新車,按規定進廠保養,小心維護,車身沒有一道刮痕的最佳情況,兩年後把車賣掉,只能拿回大約50%-70%的錢。這還不論你在這兩年中花了多少時間、金錢來照顧這輛車。另一項開支,汽車保險也會相應提高。

許多人在買車時沒有意識到,車子是一種消耗品。從成交後開出Dealer的展廳的第一天就開始折價,不像房地產或股票有行情升降之變。車子愈舊折舊率愈低,頭兩年可以折掉一半,再兩年再折掉殘值的一半,也就是約為車價的四分之一左右。因此很多專家建議,要買二手車,最好是選擇出廠兩年左右的車子,算起來折舊最高,而且是車況和外觀是最佳的時候。

二手車也有不利方面:

當你開始體會到車子帶來的方便和樂趣時,各項零件汰舊換新的保養維修問題也將接踵而至。輪胎、懸挂、皮帶、煞車片等耗材,慢慢地到了使用年限,不像新車,至少在幾年內不太需要費心照料。
還有,你不知道前任車主是如何駕駛和保養的,對車況一無所知。如果車子突然不走了,就得拖去車行花好幾天才能查出個所以然來。買二手車所面臨的最大弊病就在這裡。萬一買了才發現是事故車,外表完好無缺,但車架已變形,碰到這種情況通常是投訴無門。
所以,買二手車多少帶一點運氣。例如有二手車商提出二手車保養方案,但問題、糾紛還是存在。何況有很多熱門車的二手車價也不便宜。二手車不僅車況復雜,還受到很多限制。相形之下,新車市場因為競爭愈來愈激烈,車商紛紛推出各種促銷優惠專案,提供相當輕松的貸款專案(有的甚至為無息貸款),又可以不受車款、車式、顏色限制,消費者可有更多選擇。

既然難免顧此失彼,何不回歸到自己本身的條件來考量?

什麼是自己本身的條件?那就是用車經驗、經濟能力和用車環境,後者包括停車位(是泊在公共停車位、室外或車房)、經常行駛路線的路況、進廠維修的情況。如果不是第一次買車,相信都已有了用車經驗,可以依照經濟情況和用車環境來考量即可。

但如果是初次購車,二手車可能是較佳的選擇。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,先買部二手車來"練習練習",是比較聰明的作法。而且只要車況還不差,以後再轉手出去,"學費"并不會花太多。但是對于首次購車的消費者來說,因為須面臨車況較為復雜的二手車,所以沒有一點基礎,要挑到車況佳的車子并不容易。反倒是很多人在換購時,因為已有了經驗,會去精挑細選一部二手車來升級,既經濟又能享受升級後的樂趣。

新車舊車,實在是個熱門話題。有人曾說過:買新車,錢花在前頭﹔買舊車,錢花在後頭。至于到底怎麼選擇,還要你來作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